個人簡介
陶曉清(1946年1月27日-),台灣資深廣播人,作家亮軒(本名馬國光)之妻,音樂人馬世芳之母。她引領1970年代台灣民歌運動,被譽為「台灣民歌之母」。1965年,陶曉清開始在國民黨的中廣主持《中廣熱門音樂》,於節目中介紹當時的西洋流行音樂。當時台灣音樂界,以慷慨激昂的愛國歌曲與懷念故土的鄉愁民謠為主軸。陶曉清的節目,引進新穎的西方流行歌曲,為廣大青少年所青睞,一時蔚為風潮。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1979年,中美斷交,台灣國際地位慢慢降低,而青少年們仍沉浸在西式音樂文化之中,「舊上海」式的歌曲,與日本及西洋的翻譯歌,仍是當時主流。在這種氛圍之下,創作屬於「中國人」的歌曲,這種想法慢慢開始萌芽。75年,陶曉清在中廣開闢了《熱門音樂》節目,其中另闢一個「中西民歌」時段,介紹由青年學子自行創作的歌謠。這些實驗性的歌曲,得到了聽眾的迴響喜愛。75年,楊弦的「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拉開了民歌運動的序幕。76年在李雙澤的高呼之下,「唱自己的歌」成為風潮,歌謠創作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此時,陶曉清以電台廣播人的身份,聯合了廣播界與藝文界人士,召開「中國現代民歌」演唱會,包含了胡德夫、楊弦、楊祖珺、吳楚楚等民歌運動健將。陶曉清並策劃了「第一屆中國現代民歌之夜」演唱會,與《我們的歌》專輯出版。陶曉清參與其中的民歌運動,逐漸成為1970年代中期後,台灣流行音樂界的發展方向之一。1988年,陶曉清參與的中廣青春網成為台灣第一個以青少年為主要族群的音樂頻道。1992年,陶曉清自中廣退休,結束廣播人生涯,並赴加拿大進修心理成長方面的課程。1993年,創辦「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2000年,獲頒金曲獎的特殊貢獻獎。2017年,獲頒廣播金鐘獎的特殊貢獻獎。1990 陳達儒、莊奴 ·
1990 陳秋霖 ·
1991 謝騰輝、熊美黛 ·
1992 呂泉生 ·
1993 從缺 ·
1994 林二、葉俊麟 ·
1996 鄧麗君 ·
1997 李泰祥 ·
1998 任將達 ·
1999 翁清溪2000 陶曉清 ·
2001 許常惠、劉家昌 ·
2002 翟黑山、郭芝苑 ·
2003 從缺 ·
2004 馬水龍 ·
2005 吳楚楚 ·
2006 林家慶 ·
2007 張弘毅 ·2008 陳志遠 ·
2009 段鍾潭2008 朱丁順 ·
2009 吳兆南2010 洪一峰 ·
2011 黃東焜 ·
2012 文夏 ·
2013 鳳飛飛 ·
2014 彭國華 ·
2015 陳揚、江蕙 ·
2016 黃鶯鶯 ·
2017 紀露霞、張雨生 ·
2018 蘇芮、郭宗韶 ·
2019 黑名單工作室2011 蕭泰然 ·
2012 史擷詠 ·
2013 從缺 ·
2014 樊曼儂、劉文亮 ·
2015 林敏三、張碧、呂福祿 ·
2016 呂錘寬、辜懷群 ·
2017 邱火榮、許王 ·
2018 陳秋盛、許秀年 ·
2019
影視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