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班傑明·「畢比」·納坦尼雅胡[註 1](希伯來語: בִּנְיָמִין "בִּיבִּי" נְתַנְיָהוּ 說明·資訊,1949年10月21日-),是一位以色列右翼政治家,現任以色列總理和以色列聯合黨的主席。他是首位在以色列建國後出生的總理,亦是以色列建國以來任期第二長的總理,若勝出2019年國會選舉,其將成為任期最長的總理。納坦尼雅胡以強硬態度應對巴勒斯坦問題而著名。納坦尼雅胡的父親本齊翁·納坦尼雅胡是猶太歷史的教授,來自波蘭華沙,曾經參加編輯《希伯來百科全書》。大哥約納坦·納坦尼雅胡於1976年在恩德培行動中陣亡,列為以色列戰爭英雄,他的弟弟埃多·納坦尼雅胡是一位放射科醫生和作家,他本人的軍旅生涯中則隸屬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部直屬偵察營,而正好兄弟三人全都曾加入服役。納坦尼雅胡的美式英語說得非常好,許多人會以為他是在美國長大的。納坦尼雅胡14歲時他們家搬到美國費城附近,他在那裡就讀中學。他在1971年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建築學學士學位,後又在1973年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獲得管理學碩士學位,此後他在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學習政治學,畢業後返回以色列。納坦尼雅胡曾三次結婚,與他的前妻育有一個女兒,與他的現任太太育有兩個孩子。納坦尼雅胡-短暫經商後,1982年經任命成為以色列駐美國大使館副館長。從1984年至1988年他任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1988年他首次當選以色列國會議員,其後在伊扎克·沙米爾的政府中任職。沙米爾在1992年以色列聯合黨於大選敗選後退出政壇。1993年以色列聯合黨成立後納坦尼雅胡首次選舉黨魁,獲勝。1996年,以色列首次直接選舉總理。在以色列遭受一系列恐怖襲擊後,代表右翼以色列聯合黨的納坦尼雅胡宣布參選,當時他只有46歲,挑戰左翼工黨的時任總理希蒙·佩雷斯。1995年11月4日,伊扎克·拉賓遇刺身亡後,繼任的希蒙·佩雷斯本來在民意調查中占優勢,但是佩雷斯無法停止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因此民眾對他的信任大減。1996年3月3日和3月4日,以哈馬斯為首的巴勒斯坦恐怖組織兩次進行自殺攻擊,32名以色列平民喪命。這兩次攻擊是導致佩雷斯支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與佩雷斯不同的是,納坦尼雅胡一直不信任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他要求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履行所有義務(主要是在打擊恐怖活動方面,納坦尼雅胡一直懷疑阿拉法特仍繼續暗地支持對以色列恐怖活動,他領導的法塔赫並無解除武裝)作為繼續和平過程的條件。他的選舉口號是「納坦尼雅胡——要一個安全的和平」。納坦尼雅胡僱傭美國右翼政治顧問組織來組織他的大選,雖然美國式的選舉在以色列遭到了很大的批評,但最後以色列聯合黨還是獲勝了。上任後,納坦尼雅胡和當時的耶路撒冷市長艾胡德·奧爾默特決定給哭牆隧道開一個新的開口,此舉導致巴勒斯坦人的暴動,十數名以色列人和上百名巴勒斯坦人喪身。身為總理的納坦尼雅胡並未能在和平談判中獲得任何進展,他也無履行奧斯陸協議中所同意的諾言。1998年他與阿拉法特談判達成了懷伊備忘錄。納坦尼雅胡的和平談判在以色列很受贊同,但也有人指責他阻止任何和平進展。納坦尼雅胡對巴勒斯坦的強硬政策,遭到左派和右派的強烈反對,但是他在向巴勒斯坦人就希伯倫等土地做出讓步後,也遭到了黨內右翼的強烈反對,右翼黨派和人士強烈反對與阿拉法特進行任何談判。在一系列醜聞爆發後(包括關於他的婚外情傳說)以及就貪污問題對他開始調查後,他失去了以色列不少公眾的支持。1999年,納坦尼雅胡在第二次直接選舉總理的大選中,敗給工黨的埃胡德·巴拉克,被迫辭去以色列聯合黨領導人一職,暫時退出政壇。巧合的是,巴拉克僱傭比爾·柯林頓的前大選組織人詹姆斯·卡維爾和其他美國顧問採納同樣的手段擊敗了納坦尼雅胡。2001年,隨著以色列聯合黨重掌政權,納坦尼雅胡重新加入聯合政府,在兩次採訪中,納坦尼雅胡表示願意考慮巴勒斯坦建國問題,但總體來說,他反對巴勒斯坦建國。2002年,以色列工黨退出聯合政府後,沙龍曾指命納坦尼雅胡為外交部長。納坦尼雅胡曾對沙龍的以色列聯合黨黨魁地位提出挑戰,但是占下風。2003年大選後納坦尼雅胡接受了新的沙龍政府財政部長的職務。作為財政部長,納坦尼雅胡試圖重建在阿克薩起義中受到打擊嚴重的以色列經濟。這個計劃包括自由市場,但許多人反對這個計劃。納坦尼雅胡還實行了一系列一推再推的改革計劃,包括對銀行系統的重要的改革。這些措施使以色列國民生產總值明顯提高。2004年,納坦尼雅胡威脅假如不將加沙撤軍計劃改為一個備忘錄的話他將辭職,但後來他又延長了他的最後通牒。2005年8月7日在以色列內閣以17:5票通過撤出加薩走廊的決議前不久,他簽署了辭職書。8月9日他的辭呈獲批准。沙龍退出以色列聯合黨後,納坦尼雅胡再次競爭以色列聯合黨黨魁,並於2005年12月20日以47%的票數獲選。納坦尼雅胡在2006年大選後成為反對黨領袖。2009年大選,以色列聯合黨獲得27席,較前進黨少一席。2月20日,以色列總統希蒙·佩雷斯辦公室發表聲明說,已選定以色列聯合黨主席納坦尼雅胡負責組建以色列新一屆政府。4月1日正式組建右翼聯合政府。在他第二個任期中,對於哈馬斯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當局採取強硬態度,並多次對加薩走廊展開軍事行動。2009年加沙戰爭,以色列毀了包括警察局、監獄和指揮中心等450個哈馬斯目標。聯合國說,頭兩天的空襲共造成320名巴勒斯坦人喪命,1400人受傷。為報復以色列軍事打擊,哈馬斯向以色列境內目標發射火箭彈和迫擊炮還擊。同時以色列北部也受到來自黎巴嫩方向發射的火箭彈襲擊。空襲持續一週後,以色列於次年1月3日派出地面部隊進入加薩走廊。2012年雲柱行動,以色列國防軍於11月14日開始在加薩走廊展開的軍事行動,以報復此前哈馬斯方面對以色列南部城鎮的襲擊。2013年以色列國會選舉,1月22日,納坦尼雅胡領導的以色列聯合黨-我們的家園(兩黨聯合參選)共贏得31席,雖然議席減少11席,但維持第一大黨的地位,可以負責組建聯合政府。成立不久的中間派新政黨未來黨贏得19席,中間偏左的工黨則贏得15席。前進黨僅得2席。經過一個多月的組閣談判,最終納坦尼雅胡領導的以色列聯合黨-我們的家園與中間派政黨未來黨等達成協議,成功組建第三次聯合政府內閣,納坦尼雅胡亦成為以色列建國以來任期第二長的總理。2013年5月8日,正在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的納坦尼雅胡說,他訪華的主要目標是推動以中加強經濟合作。納坦尼雅胡曾於1998年以總理身份訪問中國。在談到兩次訪華的區別時,他表示很敬佩中國取得的巨大發展成就,看重15年來以中合作的深化。2014年以巴衝突,以色列大規模空襲加沙,7月8日起在哈馬斯統治加薩走廊展開軍事行動,在衝突進行了50天後,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已同意埃及提出的方案,從7月26日16時開始在加沙實施無限期停火,為50天來造成超過2100多人死亡的加沙戰事畫下句點。2014年12月以色列總理納坦尼雅胡於周二宣布解除司法部長齊皮·利夫尼和財政部長亞伊爾·拉皮德職務,提前於2015年3月舉行大選。2015年3月17日的大選,納坦尼雅胡領導的以色列聯合黨取得30席,較選前增加12席,第四次組建聯合政府。因為長期作為以色列聯合黨執政聯盟成員的以色列我們的家園退出,納坦尼雅胡的新聯合政府原只有61席,僅獲半數,但於2016年右翼的以色列我們的家園重新加入聯合政府後,聯合政府增至67席,成為以色列建國以來最為右翼的聯合政府。納坦尼雅胡政府有較深宗教及保守的元素,不少內閣成員擁有極右翼色彩,他領導的聯合政府被認為是以色列歷來最為右翼的政府。2018年11月18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以色列總理納坦尼雅胡出席新聞發布會。以色列總理納坦尼雅胡當日宣布,他將兼任以色列國防部部長。自2017年1月以來,以色列警方對納坦尼雅胡進行了調查和質詢,案件由「案件1000」和「案件2000」組成,由於他們之間的聯繫而被警方以這種方式命名。 在第一個案例「1000」中,總理被懷疑涉嫌從商人那裡獲得不適當的大規模福利,包括好萊塢製片人Arnon Milchan和James Packer。 第二起案件涉嫌與Yedioth Ahronoth報業集團的出版商Arnon Mozes達成協議,以促進立法削弱Yedioth的主要競爭對手以色列Hayom,以換取Yedioth對納坦尼雅胡更有利的報導。2017年8月3日,以色列警方首次證實納坦尼雅胡涉嫌欺詐,違反信託和賄賂「1000」和「2000」案件的罪行。 第二天據報導,總理的前任參謀長阿里哈羅已與檢察官簽署協議,成為州的證人並在這些案件中對納坦尼雅胡作證。2018年2月13日,以色列警方向以色列檢察院建議納坦尼雅胡將被控腐敗。 根據警方的一份聲明,在兩個單獨的「1000」和「2000」案件中,有足夠的證據指控總理因賄賂,欺詐和違反信託罪而起訴。 納坦尼雅胡回應稱,這些指控毫無根據,他將繼續擔任總理。 2018年11月25日,據報導,經濟犯罪司司長Liat Ben-Ari建議對這兩起案件提出起訴。該建議需要得到國家檢察官Shai Nitzan和以色列阿維哈伊·曼德爾卜利特總檢察長的批准。2019年2月28日,阿維哈伊·曼德爾卜利特宣布 他打算在三起案件中就納坦尼雅胡的賄賂和欺詐指控提出起訴。 納坦尼雅胡將成為以色列歷史上首位被指控犯罪的總理。在2019年以色列議會選舉,納坦尼雅胡參加了以色列議會選舉的以色列聯合黨的所有細節。他建立了一個名為「利庫德電視台」的電視台,由Eliraz Sade介紹。 以色列聯合黨電視製作了一段視頻,說藍與白 (以色列)聯盟的領導人本尼·甘茨屬於左翼,左邊是危險的,顯示以色列的墳墓 死亡士兵。結果,出演視頻的Avishai Ivri被停職了幾天,但又回到了他的角色。 在2019年4月9日選舉日,納坦尼雅胡指示以色列聯合黨觀察員在阿拉伯地區的投票站使用1,200個隱藏攝像機。目標是讓阿拉伯選民覺得他們不受歡迎。在選舉結束時,納坦尼雅胡和以色列聯合黨獲得了35個席位,比之前的選舉多了5個席位。 納坦尼雅胡為右翼政黨聯盟 (以色列)保留了一個席位,選舉結束後,右翼政黨聯獲得了以色列聯合黨的席位。因此,以色列聯合黨仍有34個席位,擁有5個席位的聯盟增長到6個席位。在與納坦尼雅胡的聯合談判期間,當選的宗教權利代表和阿維格多·利伯曼領導的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黨反對為學生提供兵役義務的問題哈雷迪猶太教。
納坦尼雅胡拒絕向以色列總統返回他的政府任務。2019年5月29日,在工黨拒絕加入聯盟之後,宣布以色列議會選舉2019年9月17日,這是以色列國家歷史上的第一次。憑籍在美國的留學及居住的經歷,納坦尼雅胡對美國的深切了解,使他十分重視與美國的外交關系。他認為美國是以色列最重要的盟友,能提供以武力解決所有問題的中東基石,鞏固美國在以色列以至中東的影響力,同時可震攝伊朗。惟他長期擔任以色列總理期間,有長達十一年的時間都是與主張中東平衡政策的民主黨政府打交道(柯林頓及歐巴馬政府),直至2017年1月以來才與共和黨政府(川普政府)打交道。納坦尼雅胡一指被指與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政府關系欠佳,其右翼政府對兩國方案的消極態度,加上針對巴勒斯坦當局及擴大約旦河西岸殖民區的強硬取態,激怒了歐巴馬領導的美國政府(歐巴馬政府堅持兩國方案,並支持按1967年六日戰爭前的邊界讓巴勒斯坦立場,以色列政府一直拒絕接受)。共和黨批評歐巴馬上任總統以來,一直對納坦尼雅胡欠缺尊重及禮待,尤其是歐巴馬在第一個總統任期並無出訪以色列(卻訪問了土耳其、埃及和部分阿拉伯國家),直至2013年才首次出訪以色列。2016年12月,歐巴馬在卸任前,美國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2334號決議上沒有使用否決權,致使被認為針對以色列的決議案通過,這是第465號決議(英語: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465)通過,36年以來的第一次。不過,自唐納·川普政府於2017年1月上任以來,美以關系出現明顯好轉。川普政府親以色列的立場,使兩國關係隨即回暖。2月,納坦尼雅胡訪美,到白宮與川普會面。5月,川普首次以美國總統身份出訪,第二站便選擇以色列作為出訪地區(首站出訪國家是沙烏地阿拉伯)。川普亦是首位以美國總統身份到訪哭牆的美國總統。納坦尼雅胡反對與伊朗和解、反對與拒絕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或其他伊斯蘭國家組織同盟,但在反對伊朗政府的方面,他及以色列政府的立場卻與長期和以色列維持敵對關系的沙烏地阿拉伯及其他阿拉伯國家持相同立場,皆反對伊朗擁有及研發核武的權利,同時亦指控伊朗支援國外的恐怖主義活動。2015年3月3日,以色列總理納坦尼雅胡在競選期間,應共和黨的美國眾議院議長約翰·博納單方面邀請(無按照傳統事先徵求及知會總統),到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使他成為第二位三次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的政府首腦,打平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的紀錄。納坦尼雅胡在美國國會的演講內容,主要是批評美國及另外五國(中、英、法、德、俄)與伊朗達成的伊朗核協議,他在演講中批評伊朗並不可信靠,而因博納並無事先徵求及知會總統歐巴馬,歐巴馬總統也拒絕在白宮接見納坦尼雅胡,並在一些媒體訪談中稱,納坦尼雅胡對中東沒有建設性及新建議,也無在白宮觀看他的演講直播。其前往美國國會演講時,全體共和黨及部分民主黨的議員起立鼓掌,但民主黨的議員則有50多人退席及杯葛演講,部分民主黨人選擇在議員辦公室觀看演講,但拒絕進入眾議院議場聆聽演講。共和黨的反對伊朗核協議立場亦與納坦尼雅胡相同,而伊朗重新在國際社會立足,對美國盟國以色列及沙烏地阿拉伯構成威脅(儘管以色列及沙烏地阿拉伯是敵對關係,但兩國同樣反對伊朗政權),這也是納坦尼雅胡獲邀請及堅持赴美演講的原因。特種部隊服役的經歷,加上其兄死於戰爭,使其深信上帝將帶領他們在正邪戰爭中獲勝,他並不信任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雖然他已改變立場支持巴勒斯坦立國,但他反對巴勒斯坦擁有軍隊,同時亦反對按照國際主流意見要求在1967年六日戰爭前的邊界讓巴勒斯坦立國。實際上對兩國方案持反對的立場,受到國際批評。2017年4月,納坦尼雅胡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念兩國建交25周年,並簽訂一系列合作協議。納坦尼雅胡主張削減福利,推動阿拉伯裔以色列人和猶太教正統派參與工作,減輕企業稅負負擔。
影視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