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岳陽市(湘語岳陽市區方言:.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io5 iɑŋ13 sɿ21/; 贛語平江縣南江方言:/ŋoʔ2 iɔŋ13 ʃɨ11/)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湖南省東北部。在地理位置上,東倚幕阜山,西臨洞庭湖,長江從北蜿蜒而過,在行政區位置上,東鄰江西銅鼓湖北通城縣,南抵瀏陽長沙市,西接沅江安鄉縣,北望湖北赤壁洪湖。市東西橫跨177.84公里,南北縱長157.87公里。土地總面積1508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規劃面積為845平方公里,建成面積為78平方公里。2017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73.3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27.98萬人。岳陽綜合經濟實力已躍居中部六省大中城市前十位;綜合經濟實力穩居全省第二,僅次於省會長沙,居同級地市州之首;2014年4月,中國城市等級劃分出爐,岳陽位列三線強市。是湖南唯一的國際貿易口岸城市。岳陽礦產資源豐富,礦藏礦點200多處,其中釩礦蓄量居亞洲之冠。岳陽集名山、名水、名樓、名人、名文於一體,是中華文化重要的始源地之一;亦是海內外聞名的旅遊勝地。京廣鐵路、京珠高速、107國道、武廣高鐵貫穿其境。現在所說的岳陽地區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有人居住。夏商為荊州之域、三苗之地。春秋屬楚,亦為麋、羅二國地,戰國時仍為楚地。周敬王時期在此修築西糜城,為岳陽境內築城之始。秦滅六國,推行郡縣制,岳陽大部分地區隸屬長沙郡羅縣。西漢時,今岳陽、臨湘及平江、湘陰、汨羅分屬長沙國(長沙郡改)下雋縣和羅縣,今華容縣則屬南郡華容縣和武陵郡孱陵縣。東漢改長沙國為長沙郡,分羅縣東部今平江一帶建漢昌縣。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將漢昌、下雋等縣建為漢昌郡,郡治在今平江縣金鋪觀,這是岳陽市建郡之始。黃龍元年(229年),分孱陵縣南部今華容縣一帶置南安縣,並撤消漢昌郡,改漢昌縣為吳昌縣。後魯肅在此修巴丘城。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分下雋縣西部今岳陽、臨湘一帶建巴陵縣。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分長沙郡北部新置建昌郡,轄蒲圻、下雋、吳昌、巴陵四縣,郡治設於巴陵縣城。而南安縣則屬南平郡(南郡改)。咸康元年(335年),廢建昌郡,仍併入長沙郡。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分長沙郡北部的巴陵、蒲圻、下雋縣和江夏郡的沙陽縣置巴陵郡。郡治設在巴陵城,從此岳陽城區一直作為郡治所。但吳昌、羅縣仍屬長沙郡,安南縣(南安縣改)仍屬南平郡。後分羅縣等地置湘陰縣,齊時屬長沙郡。梁時又分羅縣、吳昌縣新置玉山縣、岳陽縣(非今岳陽縣)、湖濱縣,並以此五縣及湘陰縣建岳陽郡。郡治設岳陽(今汨羅長樂鎮)。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撤消吳昌縣、湖濱縣,併入羅縣;又廢岳陽郡,將玉山縣、湘陰縣併入岳陽縣,改岳陽縣為湘陰縣。並廢除巴陵郡,建為巴州。隋開皇十一年(591年),改巴州為岳州。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南縣為華容縣,隸屬岳州,華容至此列入岳陽市範圍。至此,岳州轄巴陵、羅縣、湘陰、華容及沅江五縣,今岳陽各縣(市)全部歸屬一州。唐高祖時,羅縣併入湘陰縣。中宗時分湘陰東部設昌江縣,仍屬岳州。五代時後唐改昌江為平江縣。宋太宗時將湘陰縣改屬潭州。不久分巴陵縣東北部建為王朝縣,後改稱臨湘縣,仍屬岳州。哲宗時將沅江縣改屬鼎州,岳州轄巴陵、臨湘、平江、華容四縣。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因政府惡名同岳飛姓,改岳州為純州,旋恢復舊稱。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岳州為岳州路。唯湘陰屬潭州。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改岳州路為岳州府。洪武三十年(1397年),將常德府所屬的澧州(轄安鄉、石門、慈利等縣)改屬岳州府。清朝仍稱岳州府。雍正年間,因岳州府所屬遼闊,中隔洞庭,有鞭長莫及之慮,遂將湖西的澧州分出。清採取省道府縣四級制,湖南省設四道,岳州府屬岳常澧道,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屈服於英國的壓力,清政府開闢岳州為通商口岸,將原駐常德的岳常澧道,移駐岳州。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存縣,改巴陵縣為岳陽縣。民國五年(1916年)全省分為三道,岳陽、臨湘、平江、湘陰(包括今汨羅)、華容縣均屬湘江道。民國十一年(1922年)廢除道制,各縣均直屬湖南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湖南設立九個行政督察區(後增為十區)。第一行政督察區駐岳陽,轄岳陽、臨湘、平江、湘陰、長沙、瀏陽、湘潭、醴陵、益陽、寧鄉十縣(後調整為八縣,將益陽、寧鄉劃出)。華容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劃湖南省為十個專員公署,岳陽、臨湘、平江和湘陰屬長沙專區,華容縣屬常德專區(後改屬益陽專區)。1952年,長沙專區改稱湘潭專區。1960年分岳陽縣設立岳陽市,1962年撤消,仍劃歸岳陽縣。1964年,又從湘潭專區劃出岳陽、平江、臨湘、湘陰及益陽專區的華容縣設立岳陽專區,專員公署駐岳陽。1966年,分湘陰縣東部建汨羅縣。1970年岳陽專區改稱岳陽地區,地區仍駐岳陽縣。1975年,恢復岳陽市,屬岳陽地區。1981年10月,撤銷岳陽縣,併入岳陽市。1983年2月,岳陽市升為地級市,由省直轄;重新設立岳陽縣;撤銷岳陽地區,所屬的汨羅、平江、華容、臨湘4縣劃歸岳陽市;湘陰縣劃歸長沙市。同年7月,恢復岳陽地區,轄長沙市的湘陰縣和岳陽市的汨羅、平江、華容、臨湘4縣,駐岳陽市。1984年,岳陽市內設3區:南區、北區、郊區。1986年1月撤消岳陽地區,實行市管縣,將原地區各縣劃歸岳陽市。1987年,撤消汨羅縣,改設汨羅市。1992年撤銷臨湘縣,設立臨湘市。1996年,擴大城區範圍,撤消南區、郊區,設岳陽樓區、君山區;北區更名為雲溪區。岳陽市地處洞庭湖平原和幕阜山區,西接安鄉縣、南縣、沅江市和益陽市,南抵望城縣、長沙市、瀏陽市,東界江西省修水縣、銅鼓縣,北鄰湖北省石首市、監利縣、洪湖市、赤壁市和通城縣。岳陽市東部是山丘地帶,以平江縣山地、丘陵面積最大,占全縣總面積五分之四以上。連雲山海拔1600.3米,為全市最高點。連雲山北部為幕阜山,綿亘五百餘里,海拔1595.6米。屬於幕阜、連雲兩大山脈的還有臨湘與岳陽毗鄰的藥姑山、相思山、大雲山,平江與汨羅交界的智豐山、玉池山等,群山起伏,逶迤西下,至中部形成坡度和緩,海拔均在300米以下的丘陵和崗地。西部是坦蕩的濱湖平原,其中華容、湘陰二縣平原面積最廣。這一帶地勢低平,海拔在50米以下。臨湘谷花洲,海拔僅23米,為全市最低點。全市整個地勢由東往西逐級降低,呈階梯狀向洞庭湖平原傾斜。岳陽水系發達,河湖密布,港汊縱橫。全市水面遼闊,約占總面積的20%,其中外湖江河水面占總水面的70%,有洞庭水鄉之稱。長江繞北境穿過,湘水、資水自南而來,境內大小河港近1000條,多發源於東部幕阜諸山脈。其中長度50千米以上的有九條。汨羅江為境內最長河流,全長253千米,流經平江、汨羅,由磊石注入洞庭湖。其他較長的河流還有新牆河(橫貫岳陽縣)、桃林河、沅潭河(皆流經臨湘市)、藕池河、華容河(皆流經華容縣)等。
地處南洞庭湖濱、湘資兩水尾閭的湘陰縣,水面占全縣總面積38.6%,較大的湖泊有橫嶺湖、鶴龍湖、黃泥湖、酬塘湖、南北汊湖、胭脂湖、鼻湖、洋沙湖等。位於市區西南的東洞庭湖,面積2064平方千米,是湖南省最大水面,匯湘資沅澧四水,從城陵磯進入長江,湖中有君山等二島,為旅遊勝地。岳陽市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四季分明、熱量豐富、春溫多變、雨水集中、夏秋多旱、嚴寒期短的特點。本區氣候較為複雜,山丘與湖區存在一定差異。最冷月平均氣溫4-5℃,最熱月平均氣溫28-29℃。年平均氣溫16.6-17.2℃。極端最低氣溫-18.1℃(1969年1月30日,臨湘),市區極端最低氣溫-11.8℃(1956年1月23日)。極端最高氣溫40.3℃(1971年7月26日,平江),市區極端最高氣溫39.3℃(1971年7月21日)。無霜期260-280天左右,生長期較長,利於多種作物生長。日照較為豐富,年日照時數1717~1814小時。一年之中,日照時數以七、八月為多,這對主要農作物的生長是有利的。但是「三寒」(春寒、五月低溫、九月寒露風)常給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危害。年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山區多於湖區,南部多於北部;春夏多,秋冬少;四至六月,因受夏季風影響,降雨強度大,容易造成水災;七至九月,因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炎熱少雨,多有伏旱現象。現轄3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除正式行政區劃外,岳陽市還設立以下經濟管理區:2017年全年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18.09億元,比上年減少12.66億元,下降3.8%,其中稅收收入243.44億元,減少3.81億元,下降1.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52.14億元,比上年增加0.1億元,增長0.1%,其中稅收收入78.94億元,增加8.65億元,增長12.3%。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初步結果顯示,岳陽常住人口5,477,911人,占湖南人口的8.34%居第5位,人口密度368人/公里2;戶籍人口5,648,867人,占全省戶籍人口的7.98%;人口淨流出量170,956人,占戶籍人口的3.03%;男女性別比為107.21比100。按受教育程度分,大學以上文化程度占總人口的6.8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總人口的68.14%,文盲率為1.76%。全市共有1,506,069個家庭戶,家庭戶人口5,072,993人,占總人口的92.61%;家庭平均人口規模3.37人。年齡構成上,14歲及以下人口877,632人,占總人口的16.02%;15-64年人口4,100,164人,占74.85%;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500,115人,占總人口的9.13%。2018年岳陽市統計局統計報告顯示,2017年年末,岳陽常住總人口573.33萬人,比2016年年末增加5.2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7.98萬人,占總人口的的57.21%。全年出生人口7.42萬人,出生率為12.91‰;死亡人口3.5萬人,死亡率為6.1‰;自然增長率6.81‰。岳陽地區的漢語方言主要有兩種:湘語和贛語。全市大部分地區通行湘語長益片的岳陽話;平江縣為贛語大通片的平江話;臨湘市為贛語與湘語混合的臨湘話。此外,平江縣的山區有客家話方言島,華容縣的部分鄉鎮使用西南官話。岳陽以漢族人口為絕大多數,少數民族分散居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岳陽全市共有漢族人口5,003,464人,占地區人口的99.84%;少數民族7,952人,僅占地區人口的0.16%,岳陽為少數民族最少的地區之一,少數民族人口總數居全省第13位;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有42個民族分布。岳陽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土家和苗族2個,分別為1,813和1,231人,占地區少數民族人口的比例達到22.80%和15.48%;人口過5百的蒙古、回和滿3民族人口分別為967、844和521人,占地區少數民族人口比重為12.16%、10.61%和6.55%。侗、藏和瑤族人口過3百人,壯、彝、朝鮮和布依族人口過2百,維吾爾和白族人口過1百,土族、傣族等7民族人口在10人以上,其餘在10人以下。岳陽市全區土壤受氣候、地形與河湖等諸因素的影響,以紅壤、黃壤和水稻土為主,還有潮土、紫色土、黃棕壤(草甸土)等,紅壤廣泛分布於中部丘崗及山麓地帶,質地較粘,酸性較強,肥力較差,但適宜茶葉、油茶、松、杉和楠竹生長。黃壤多分布在山地,偏酸性,土層深厚,適宜用材林和茶、果等經濟林生長。水稻土、潮土主要分布於西部平原,系洞庭湖泥沙沉積物及河流沖積土經過長期耕作形成的,土層深厚,有機質多,肥沃疏鬆,適於栽種水稻、小麥、油菜、棉花、麻類等作物。紫色土一般分布於東部和南部,是由紫色母岩風化而成,熟土層較薄,氮素較貧乏,磷、鉀含量較豐富。草甸土多分布在東部海拔較高的山地由石灰岩、板頁岩風化而成,土質較肥,植被較好,牧草豐富。由於土壤類型較多,為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副各業提供了有利條件。因受地質、地形和氣候影響,全區自然資源豐富。湖區盛產糧、棉、麻、蘆葦、湘蓮、菱藕、魚蝦、龜鱉、珠蚌等。洞庭湖鳥類也很豐富,據考察有130多種。山丘多竹木,以松、杉、楠竹為主,也有少量樟、梓、檜、楸、楠等優質木,還有油茶、油桐、果木等經濟林,並生長著白朮、淮山、細辛、天冬、首烏、半夏、生地等藥材。臨湘境內的藥姑山有「天然藥庫」之稱,曾是明李時珍採藥的地方。君山自然保護區產君山銀針、杜英(俗稱「紅綠葉樹」),有斑竹、方竹、連理竹等十多種珍奇竹種。平江一帶山林棲息著虎、豹、狐、兔、黃羊、穿山甲、錦雞、鸚鵡、野雞、相思鳥等動物。已探明全市具有工業開採價值的礦地36處,蘊藏量十分可觀。主要礦藏有鉛、鋅、黃金、銅、錫、鈮、鎢、錳、長石、石英、白雲石、石灰石、芙蓉石、螢石、礬土、雲母、獨居石、炭石頁岩等40多種。多分布於長江沿岸和鐵路沿線,易於開採,運輸方便。岳陽古稱「通衢」。秦代鑿靈渠溝通湘水、灕水,岳陽即當江漢通黔貴的要衝。晉初大將軍杜預「開楊口,起夏水達巴陵,內泄長江之險,外通零桂之漕」,岳陽開始成為漕運重鎮。宋代設巡檢司,明改遞運所、水驛站;清末岳州開埠,城陵磯設海關,水上交通盛極一時。民國時期,粵漢鐵路通車後,岳陽以一城而兼水陸之便,交通優勢愈益顯示出來。2017年全年貨物運輸總量3.3億噸,比上年增長7.1%。全年旅客運輸總量1.0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0.6%。旅客運輸周轉量(不含鐵路)共49.29億人公里,下降7%。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48.95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6.4%,本年新註冊汽車9.59萬輛,增長23%。公路通車總里程15315公里。其中國道3條386公里,湖南省道701公里,縣道2317公里,鄉道4913公里,通村公路6998公里,98.3%的鄉鎮和66.2%的行政村已經通柏油或水泥路。全市路網基本形成以國道、省道為主幹,「五縱六橫」為路網主骨架,縣道為路網分支和縣區支骨架,鄉鎮及村道為「毛細血管」的多層次公路網絡。高速公路 國家高速為 京港澳高速及並行線 許廣高速(湖南境內稱為隨岳高速、岳望高速), 杭瑞高速(境內為臨岳高速、岳常高速)。湘高速有平益高速。在建高速公路縱線岳望高速。規劃高速公路縱線通平高速(湘高速平汝高速公路,國家高速 武深高速,橫線宜岳高速(石華高速、和擬建中的華汨高速)。境內高速公路在2017年有望達到500公里。公路客運 岳陽市區主要汽車站為洞庭汽車站、岳陽客運站。規劃在鐵路岳陽東站改造的過程中新建岳陽東客運樞紐。公路橋樑 岳陽臨江臨湖,對外高速在西北方向多由橋樑連接。主要的公路大橋有洞庭湖大橋( 306省道)、荊岳長江公路大橋( 許廣高速)、洞庭湖大橋 (杭瑞高速)( 杭瑞高速)。2016年圖定岳陽市區的客運列車有210趟。岳陽站87趟,岳陽東站123趟。汨羅站12趟,汨羅東站32趟。普速鐵路 京廣鐵路為本市唯一普速鐵路。辦理客運業務的車站有岳陽站和汨羅站。目前在建蒙華鐵路荊岳段和岳吉段,新建聯絡線到岳陽北站。高速鐵路 京廣高速鐵路境內線長161公里。境內辦理客運業務的車站有岳陽東站和汨羅東站。2015年,岳陽東站旅客發送量達到765.1萬人次。因無法滿足到發需求,已經計劃擴建站房1.5萬平方米。擴建後的岳陽東站日均可滿足8萬人次旅客發送量。鐵路橋樑 洞庭湖大橋 (蒙華鐵路),已經通車。航道 境內有主要航道10條,通航航道1274公里,等級航道682公里,其中二級航道(長江航道)160公里,三級航道(湘江、洞庭湖航道)130公里,其他還有資水航道、汨羅江航道、新牆河航道、華容河航道、華洪運河航道、北三乾渠航道、藕池河航道等。港口 全市現有港口26處,各類碼頭113個。泊位187個(含縣、市、區港口),其中5000噸泊位2個,3000噸泊位17個,1000噸泊位29個。城陵磯港為境內歷史最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位於「洞庭南注,蜀水西來,大江東去」的三江口,水深港闊,為長江八大外貿良港之一。2012年吞吐量首次破億,成為全球50個破億噸港口之一。另外,建於城區的岳陽港與華容縣塔市驛港口也是本市重要港口。航線 主要港口城陵磯港有到寧波、南通、太倉和上海的航線。2012年開通由聯發66、67號執行到香港的航線。2016年1月開發了到澳大利亞的接力航線。岳陽三荷機場位於岳陽市經濟開發區三荷鄉。機場規劃標準為4D,按4C標準建設。2013年7月31日獲批。2015年8月5日可行性獲發改委批覆。2015年12月10日奠基,目前在建設中。2018年8月24日,岳陽三荷機場首次試飛成功,南方航空A320客機從長沙黃花機場起飛,於7時40分抵達岳陽三荷機場。岳陽三荷機場項目建設已接近尾聲,計劃2018年內正式通航。岳陽市是湖南省興辦郵電事業最早的地區之一。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湖南設立岳州、長沙兩郵界,開設岳州、長沙、湘潭、常德四處郵局,由海關兼辦。目前,全市固定電話用戶總數達到98萬戶;小靈通用戶總數達到23萬戶;寬帶上網用戶總數達到13.5萬戶;行動電話總數達到159.3萬戶。郵電通信產業年收入總額首次突破20億元。2017年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68.97億元,比2016年增長19.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0.70億元,增長30%;電信業務總量58.27億元,增長17.3%。因地處長江要道,自古被貶的遷客騷人多匯聚與此然後轉道,溯長江而上可至巴、蜀一帶,由湘江而下可至南越地區,這也就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貶官文化,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是城市的象徵,樓上留有杜甫、劉禹錫等著名詩人的碑帖,而最使之聞名於世的是北宋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岳陽共有六所大學和專科學校,以及一些醫療學校。其中湖南理工學院為該市唯一的普通高等本科學校。截止2010年,全市共有小學949所,教學點189個;初中216所,普通高中33所,完全中學1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6所,特殊教育學校7所。截止2017年年末,中等職業教育招生2.20萬人,在校生6.09萬人,畢業生1.47萬人。普通高中招生2.92萬人,在校生8.55萬人,畢業生2.74萬人。初中招生5.39萬人,在校生16.02萬人,畢業生5.27萬人。普通小學招生6.15萬人,在校生34.72萬人,畢業生5.32萬人。特殊教育招生108人,在校生1179人,畢業生67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7.58萬人。岳陽2017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5.49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8%。失業人員再就業2.78萬人。岳陽2017年物價水平漲勢溫和。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2016年上漲1.3%。商品零售價格比2016年上漲0.7%。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2016年上漲1.8%2017年居民消費價格月度走勢岳陽是血吸蟲重點疫區,且近年血吸蟲病發病量呈上升趨勢。分析認為發病量上升與牛羊的洲灘敞放(蟲卵可糞便傳播),以及查(滅)釘螺的防疫經費不足有關。血吸蟲尾蚴10秒即可進入人體,為了避免染上血吸蟲病,疫區居民應該避免直接接觸洞庭湖水。農民赤腳進入洞庭湖疫區勞作亦為染病的高危舉動。「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自古以來,岳陽就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全市共有193處風景名勝古蹟,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岳陽樓系三國時期吳國大將魯肅修建的閱軍樓,距今1700多年,是江南三大名樓中惟一保持原址原貌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汨羅江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投江殉國的地方。戰國後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被流放至洞庭湖與汨羅江一帶,寫下《離騷》《九歌》《九章》等不朽詩篇後,在汨羅江投江殉國,留下屈子祠、騷壇等古蹟。汨羅江由此成為中國龍舟文化的發祥地,並於1995年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世界龍舟錦標賽。八百里洞庭中道家第十一福地的君山島,相傳是舜帝妃子娥皇女英的安葬之地。島上古蹟遍布,風光綺麗,被唐代詩人劉禹錫譽為「白銀盤裡一青螺」。此外,岳陽還有萬鳥齊飛,被列入聯合國濕地公約的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聚族而居,被譽為「湘楚明清民居的活化石」之稱的古建築群張谷英村(建設部副部長鄭考燮語);「秋水夜無煙」的南湖,十里荷花的團湖;大雲山國家森林公園、五尖山省級森林公園、詩聖杜甫墓廬、臨湘窖山瑤族先民遺址等人文自然景觀,以及平江起義舊址、任弼時故居等革命歷史紀念地。1979年,岳陽被確定為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199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長江沿岸重點開放城市。1988年,岳陽樓洞庭湖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於1992年加入聯合國國際濕地公約——拉姆薩爾公約,1994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4年1月,岳陽市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6年,大雲山森林公園升格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999年,岳陽又被國家批准為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級文明城市先進單位。2017年全年岳陽旅遊接待總人數4892.79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27.77億元。接待入境遊客30.3萬人次,旅遊收入1.39億美元。
影視作品

喜怒哀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