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彭秀慧(Kearen Pang,1975年2月11日-)是香港集編、導、演、教於一身的跨媒體藝術工作者,從舞台劇演員,到監製一系列自編自導自演的劇場作品,彭秀慧為本地集創作、演出與製作觸覺兼備的舞台工作者,近年憑其獨立知性女生形象活躍於香港各媒體界別,2014年當選成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17年在法國尼斯國際影展獲最佳導演(外語劇情片)。彭秀慧曾就讀天神嘉諾撒學校[註 1]以及嘉諾撒聖瑪利書院,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表演系,畢業後,加入了中英劇團成為全職演員,擔演多個戲劇演出,並兩度獲提名香港戲劇協會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獎。2003年離團後,她開始涉足不同藝術領域如劇場電影文字表演創作行政。除了演出外,開始監製舞台演出包括香港藝術節節目《再生緣》(彭浩翔導演,莫文蔚主演)及《尋找塊落音樂會》。亦為中英劇團音樂劇《雪夜頌》擔任編舞。2004年獲香港戲劇協會獎學金到巴黎Studio Magenia研習默劇及形體劇場。回港後和不同劇團合作參演多個舞台演出,全部擔當主要角色,包括中英劇團《事先張揚的求愛事件》飾演碧翠絲;詩人黑盒《公主復仇記》,飾演陳惠貞;牛棚邊緣劇場彭家榮作品《伽瑪葉‧前行動》;三角關係《二人餐》;劇場組合《廁客浮士德》飾演現代Margarita;風車草劇團的《我不好愛》,飾演Ann;與舞團不加鎖舞踴館合作,創作及演出舞蹈作品《甩色》;演出香港藝術節協會主辦的《聖荷西謀殺案》(三度公演並作海外巡迴在新加坡Esplanade – Theatres on the Bay演出),飾演Sammy。除舞台演出外,2007年她分別導演音樂劇場《瘋女社》及劇場組合青年劇場PIPPOP《齊齊做世界》。2009年她獲邀與太古集團港島東合作,於旗下藝術場地Artistree發展劇場項目,監製、創作及導演年青人遊樂劇場《大城小我》。她首個電影劇本作品為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得獎電影,彭浩翔電影作品《伊莎貝拉》,並撰寫其電影小說。此外亦曾編寫香港電台青春劇《過渡青春》(其中五集),並得到2007 The Accolade Competition的 「Best of Show」 及 「Honorable Mention」 獎項。亦表示心目中的智慧型女性是Michelle Obama,因她擅於創造機會,演說也極具感染力,同時可以肩負起當媽媽、前第一夫人的職責。2005年,彭秀慧創立Kearen Pang Production,致力推廣表演藝術,普及舞台文化及創作屬於香港的舞台演出,先後創作及製作六個劇場作品,已經累積了超過八萬二千觀眾人次。2005年首度發表自編自導自演作品《29+1》,演員一人分飾林若君和黃天樂兩個角色,描寫女生踏入三十歲心態;其後於2006年5月及8月載譽重演,2008年重新製作第四度及第五度公演,2010年六度公演,十六場再度爆滿。此劇並在2010年9月,獲北京著名劇場導演孟京輝的邀請,參加「2010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演出三場。2011年4月,7次方進軍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全新製作,十場全爆;6月應邀到澳門文化中心演出五場,再度全部爆滿;2013年在香港作最後一回公演,演藝學院歌劇院演出十二場。《29+1》八年來總共累積演出九十一場,觀眾超過四萬八千人次,叫好叫座,成為本地最受歡迎女生獨腳戲。2007年創作第二齣個人劇場作品《再見不再見》。兩次演出於壽臣劇院後,2009年移師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歌劇院作三度公演。此劇場作品並同時出版創作集《再見不再見 看見‧故事》及劇場原聲大碟。彭秀慧並憑《再見不再見》獲香港戲劇協會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喜/鬧劇)。2008年與多元創作人茜利妹聯合創作《不眠優伶》,以女生角度道盡不眠城市人的大小心事,從不眠偷窺到失戀失眠,打造本地少有性感又感性的女生棟篤笑演出。2009年第三齣個人劇場作品《月球下的人》,是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女主角李麗珊成長中縱然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夢想落空,仍憑著勇氣要抬頭飛往月球。首演於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彭秀慧再度以細膩故事描寫配合豐富舞台視覺效果,贏得不少口碑;2011年重演,演出更被本地劇評形容為「一闋細水流年式的個人詩篇」。2010年,KPP搬演美國翻譯喜劇《點解手牽狗》,由彭秀慧監製及飾演小狗Sylvia,聯同李鎮洲、劉雅麗,林澤群及盧智燊,並獲選為第二十屆香港戲劇協會舞台劇獎「十大最受歡迎製作」,並於2011年夏天重演。2012年第四部個人劇場作品《Tiffany》,被台灣雜誌《Style Master》評述為一個活生生的『現代女子領略幸福實錄』。婚禮統籌師Tiffany從未憧憬擁有夢幻婚禮,只因成長和經歷讓她選擇相信自己多於任何人。故事由一場意外開始,原來生命本就充滿不是意外的意料之外。什麼是幸福?是緣分註定一切?還是決定扭轉命運?在一切終結之前,誰敢保證每個決定總是對的……她並邀得本地著名舞蹈家王榮祿先生參與演出,兩度公演。彭秀慧不定期舉辦成人戲劇課程 - Acting n Living - 一個關於生活,關於心靈的課程。透過身體訓練,劇場遊戲和演技練習,讓學員將表演理論融入生活智慧,使學員認識劇場表演之餘,對自我有更深入的瞭解,對生活有更多觀察和感受,尋找每天的基本快樂。2013年成立「KPP義工團」,成員全為其Acting n Living戲劇班學生,由她編寫及執導戲劇小品到老人中心義演,大受社工及長者們歡迎。她深信每一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力量去令人生和所屬城市變得更美好,一切源自愛。此外,彭氏亦有撰寫專欄,文字專欄曾見於U Magazine、《星島日報》及《蘋果日報》等。亦分別為廣告、音樂會及網上微電影擔任創作總監和導演;微電影作品包括編寫《A Loser’s Story》,編寫及導演《擁抱‧愛》。同時開設藝人專業演技課程,為已入行的演員提供正統戲劇訓練。2008年憑個人劇場作品《再見不再見》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喜/鬧劇)。2009年彭秀慧被網站CNNGO.COM評選為」The Hong Kong Hot List: 20 People To Watch」(「香港名人錄:20位矚目的名人」)之一,讚揚「她的劇本充滿戲劇性而且有著神秘的感性,能滲透觀眾的心中。」。2011年她在民意投選下剛獲香港電台及香港戲劇協會聯合頒發香港舞台劇「20年來最入心女演員獎」 。2012年獲城市女青年商會頒發「全港時尚專業女性」 。2013年獲Marie Claire雜誌頒發「Inspiring Woman Award」,Roadshow 頒發「一路最愛文化藝術大獎」。2014年當選成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17年憑電影《29+1》在法國尼斯國際影展獲得最佳導演(外語劇情片)。2018年憑首部執導電影《29+1》勇奪第三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1970 麥偉英、張威麟、巴哈林真丹尼、李偉球、馮慶鏘
1974 許賢發、劉柱輝、陳麗冰(華慧娜)、馮漢源、黎炳昭
1975 程文輝、 李國寶、伍靜國、王一平、王華力、黃應瑩
1976 李鳳岐、鄧家發、湛佑森、鮑瑞美、理應幼慈、黎佑泉
1977 李鵬飛、 李炳光、 熊曼茵、 許冠文、郭家明
1978 羅乃新、 張綠萍、 楊孝華、 李自宣、 張鋆輝、 伍淑清
1979 陳黃穗、 靳埭強、 潘宗光、林鉅津、 孔梁少根1980 陳坤耀、 胡淑星、 雷聲隆、詹德隆、張敏儀、林世光
1981 賴錦璋、 陳英麟、莊紹樑、 汪明荃、 陳福成、徐尉玲、 梁巨廷、謝俊謙、 譚惠珠、 黃文傑
1982 郁德芬、 陳傑柱、 關正傑、 黃瑞良、 梁淑姿、 蒲炳榮、 陳居常、 包國平、 梁洲田、 梁玳寧
1983 朱培慶、譚耀祖、 孫郁標、 陳袁燕紅、 梁志彬、 龍炳頤、譚百先(羅文)、劉培基、 王敏超
1984 葉迪奇、馮添枝、 伍周美蓮、 林孝信、 劉秀成、 潘燊昌、 林麗真、麥永開、 譚宗定、 曾慧燕
1985 韓秉華、伍建新、 白仲安、 陳毓祥、潘景榮(水禾田)、 黃安源、 陳美齡、李偉才、 王䓪鳴
1986 林光如、范世義、 麥洛新、 王津、 陳港生(成龍)、 譚社根、 蔡啟仁、 張之玨
1987 黃河清、 朱丹娜、陳慎芝、 霍佩儀、錢玉麟、溫石麟、賈桂思、 朱鴻章、 楊福廣
1988 陸恭蕙、 梁振英、譚榮根、 畢子融、張瑪莉、 麥華章、 謝勝生、 林小玲、 蕭麗君、 曾葉發
1989 陳家駒、 張佩蘭、 吳明欽、 廬葉媚、 林國輝、 蘇惠邦、 程介南1990 黃匡忠、陳慧芳、馮永基、雷張慎佳、曹誠淵、 張天愛、 葉詠詩、 周潔冰、葉慶良、 盧子健
1991 梁子平、郭正光、 歐成威、 汪國成、梁錦濠、李秀恆、 余德新、龐劉湘文、陳一華、 莊陳有
1992 黃琿、 盧偉國、 阮德添、 車淑梅、 蔡定國、 陳永華、麥漢輝、 蕭智剛
1993 袁漢榮、 劉東利、葉恩明、陳兆根、 倫永亮、 鍾淑子、 佘繼標
1994 林順潮、周志堅、鄭玉臣、 容永祺、 余枝勝、 羅冠蘭、 林志桀、 李香濤、 莫鳳儀、 周培賢
1995 龍子明、廖璧欣、陳瑞麟、陳念慈、李超凡、陳文敏、麥鄧碧儀、陳天賜、梁憲孫
1996 林章偉、葉維晉、李麗珊、鍾惠玲、施展望、葉惠民
1997 張偉良、劉小康、金文傑、譚偉豪、吳毅、劉柱柏、楊重光、沈德寶莉
1998 黃英豪、黎明、陳偉光、郭寶賢、張學友、龐愛蘭
1999 陳兆焯、龍向榮、陳智思、劉德華、楊學明、莫儉榮、彭耀佳、毛錫強、蔣麗莉2000 范瑩孫、孔美琪、廖家俊、羅健中、梁美芬、盧煜明、吳長勝、吳小清、倪文玲
2001 張建良、霍嘉敏、李麗芬(蓋鳴暉)、潘健侶、葛珮帆
2002 陳慶芸、陳慧汶(陳慧琳)、何百昌、辛小紅、廖家傑、李志剛、梁建楓、梁冬陽、黃真真、任詠華
2003 陳瑞燕、陳偉民、郭富城、李文俊、梁詠琪、杜聰(杜宗智)、吳美樂
2004 陳建強、陳丹蕾、陳英凝、范舒屏、辛小玲、王嘉恩、楊丹、姚珏、葉智榮
2005 張國勳、何周禮、許志安、洪詠慈、古巨基、廖東梅、蘇樺偉、譚智勇、黃宏達、楊千嬅
2006 何猷龍、陳藝賢、陳智勤、呂宇俊、蘇婉嫻、程詩灝、林景昇、蘇恩祺、鄧淑明
2007 朱祖順、高永賢、羅寶文、鄧智偉、黃金寶、甄韋喬、姚佩玲、余翠怡、袁國禮、袁孟峰
2008 陳力元、陳美玉、錢國偉、何嘉麗、洪為民、姜炳耀、賴旭佑、汪明欣
2009 陳博智、鄭家豪、鄭慧、張潤衡、李佑榮、林志陞、馬青雲、容樹恆2010 高禮澤、李靜、劉曉鋒、梁美儀、梁裕龍、盧思騁、吳兆文、謝安琪、黃卓健、黃愛恩
2011 趙傑文、趙慧君、周定宇、李根興、伍樂城、魏華星、黃傑龍、葉長安、余嫿
2012 鍾志樂、黃煒燊、關惠文(關心妍)、黃至生、李偉安、王祖藍、賴恩慈、麥雅端
2013 鄭偉才、張寶雯、馮英騏、李行齊、湯啟宇、岑健威、溫小蘋、丘雪祺
2014 彭秀慧、羅靈傑、黃麗虹、馬興文、蔡曉慧、曾詠恆、高鼎國、陳嘉賢、方力申、黎志偉
2015 張依勵、洪之韻、鄺海翔、林曉鋒、梁國成、李琬微、王建明、楊秉基、楊駿業(楊大偉)
2016 黃仰芳、葉頌文、胡兆康、陳衍泓、蔡文力
2017 鄭致知(鄭至芝)、耿曉靈、郭灝霆、李浩然、鄧智傑、王家俊
2018 莊淑貞、朱子穎、林凱源、李慧詩、MAHBUBANI Vivek Ashok(阿V) 、吳俊霆、葉維昌、余嘉龍2010『聽說』(導演:鄭芬芬/台灣) ·
2011『 愛你一萬年』(導演:北村豐晴/台灣) ·
2012『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台灣) ·
2013『春嬌與志明』(導演:彭浩翔/香港) ·
2014『KANO』(導演:馬志翔/台灣) ·
2015『行動代號:孫中山』(導演:易智言/台灣) ·
2016『灣生回家』(監督:黃銘正/台灣) ·
2017『29+1』(導演:彭秀慧/香港) ·
2018『春嬌救志明』(導演:彭浩翔/香港)
影視作品

媽的星寵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