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白虹(1920年2月24日-1992年5月28日),原名白麗珠,滿清正黃旗後代,三四十年代著名歌唱家、演員。在近20年的歌唱生涯里,她灌錄歌曲150餘首,數量僅次於周璇,是早期最富盛名的歌手之一,也參演電影30多部,並曾領銜《上海之歌》、《霓裳曲》等舞台歌劇。白虹是明月社後期的台柱明星,於1934年在中國首次歌星競選中奪冠,榮膺「歌唱皇后」,並於1945年舉辦獨唱音樂會,是四大歌星(王人美、白虹、龔秋霞、周璇)、40年代末上海七大歌星之一(周璇、白虹、龔秋霞、姚莉、李香蘭、白光、吳鶯音),影界北平三白之一(白虹、白光、白楊),紅極一時。1931年,上海明月社歌舞團(老闆黎錦暉)到北京招生,白麗珠被當場錄取。後隨歌舞團赴上海,接受嚴格歌舞訓練並開始登台。1932年,於百代公司錄製第一首署名唱片歌曲《晚香玉》。1933年,改用藝名白虹,取「白虹貫日」之意,寓名抗日,當時她已是明月社台柱(當時改名新月),同年在勝利、高亭唱片公司出版唱片,並於下半年簽約並正式加盟百代唱片公司。白虹歌聲甜美自然,善於表達感情,別具一格。她於高亭灌錄的《回憶》、於百代灌錄的《祝您晚安》等流行一時,《開始的一吻》為黎錦暉經典的「三吻」之一。
1934年,在上海各家電台歌星聯賽上,白虹以9103票的絕對優勢摘得桂冠,獲得「歌唱皇后」頭銜,那次聯賽的第二名是周璇,這一結果奠定了白虹在歌壇不可動搖的一線地位。同年出演歌舞片《人間仙子》,並主演《健美運動》,在銀幕初露頭角。電影曲《人間仙子》與《銀色的淒涼》較為流行。
1935年領銜明月社新歌舞劇《花生米》等,並在各地巡演。
1936年,白虹領銜主演的影片《國色天香》上映,其在歌舞劇《花生米》中的賣花生女郎扮相被搬上銀幕。同年主演明月社新歌舞劇《桃花太子》,7月作為台柱隨明月社赴南洋一帶巡迴表演,一年後回國。期間與作曲家黎錦光(黎錦暉之弟)結為夫妻。
30年代後期曾出演文明戲和話劇,並於1938年加入新華電影公司,至1940年為止拍片近20部。1939年領銜主演舞台劇《楊貴妃》、歌劇《上海之歌》,1940年主演歌劇《樵歌》並重演《上海之歌》,《上海之歌》轟動一時。同期發表《賣花翁》《鬧五更》《哥哥你愛我》《點秋香》等經典作品,與周璇、龔秋霞並稱百代「三大歌后」。
40年代,歌影生涯愈加輝煌。
1941年至1942年在金星電影公司領銜主演《無花果》《孤島春秋》《玉碎珠圓》《地老天荒》四片,每片必歌,《莎莎再會吧》《埋玉》《郎是春日風》《鏡花水月》《春天的降臨》《人海飄航》《河上的月色》等傳世名曲發表,成為最當紅的歌影雙棲明星之一。
1943年農曆新年前後,於美華劇院領銜主演歌劇《霓裳曲》。1943年加入華影,主演電影《美人關》並唱主題曲《我要你》。《蘇州夜曲》《夜半三更》《牧羊》《春的愛》等傳世名曲發表。
1945年1月12、13日,白虹在上海蘭心大戲院舉行「白虹歌唱大會」,演唱《郎是春日風》,《海燕》等十幾首海內外名曲,是首位舉辦個人演唱會的內地流行歌星。同年以「白虹之歌」為號召在「夜來香」音樂俱樂部駐唱,後改簽仙樂舞宮,名噪一時。
戰後以灌錄唱片為主。1947年,憑《我要回家》等歌曲再度於電台掀起熱潮。同年作為「上海音樂戲劇訪問團」台柱,同歐陽飛鶯、李厚襄、殷秀岑、李晶潔等前往南洋演出,期間主演話劇《佳偶天成》。《我的心在跳》《薔薇花》《花之戀》《瘋狂樂隊》《歸來吧》《夜半行》《大拜年》等經典作品發表。
1948年復出影壇主演《紅樓殘夢》、《霧夜血案》等片,並主演《天字第一號》、《別有天地》等舞台劇。《別走得那麼快》《醉人的口紅》《太湖船》等歌曲風行。
1949年主演電影《夜鶯曲》,並灌錄最後一張唱片《朗朗月/被刺的手》。
1950年與黎錦光離婚,改嫁話劇演員毛燕華,夫妻雙雙應邀加入首都試驗話劇團,演出了《林則徐》、《母親》等劇。此後離開北京到西北軍區文工團工作,演出了《在戰鬥里長大》,《曙光照耀莫斯科》等,並巡迴演出四年而榮獲三等功。1955年文工團解散,白虹回到北京,進入鐵道文工團,演出過《南京路上好八連》、《母親》等話劇。
文革期間遭受迫害。
1979年正式退休。
1992年5月28日17時55分因癌症於北京去世,享年72歲。唱片歌曲
1932年(灌錄時間)1933年1934年1935年1936年1937年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1944年1945年1946年1947年1948年1949年電影獨有歌曲舞台劇、歌唱會歌曲1932年(上映時間)1934年1935年1936年1938年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1944年1945年1948年1950年
影視作品

天字第一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