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人物近照

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生日
1805/04/02
職業
原著、編劇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及網路公開資訊,如有錯誤請使用回報功能

觀看最新影視作品

個人簡介

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丹麥語: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通稱安徒生,丹麥作家暨詩人,因為其童話作品而聞名於世,童話中帶出含義,哲學家。其筆下著名的童話故事包括《冰雪女王》、《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和《國王的新衣》等。安徒生生前獲得皇家致敬,被高度讚揚為給予全歐洲的一代孩子帶來了歡樂。他的作品被翻譯為超過150種語言,成千上萬冊童話書在全球陸續發行出版。他的童話故事還激發了大量電影、舞台劇、芭蕾舞劇及動畫的創作。

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在丹麥歐登塞。母親長父親幾歲,名安娜·瑪麗亞(Anne Marie Andersdatter),是洗衣婦。一家人住在一間窄小的房子裡。父母自由的教育環境,父親雖沒機會受到教育但卻酷愛文學,經常給安徒生念故事,認識丹麥語。還有母親的鼓勵:家中的各種裝飾成了他幼年時期的小天地,他在家中搭起玩具劇場,給他的木偶做衣服,並用讀過的作品給木偶定人物角色,讓作品人物以木偶戲形式再現出來。

1816年安徒生的父親逝世,家中只剩他和他母親兩個相依為命。在這一期間他在織工和裁縫那裡當過學徒,還在一家香菸工場做過工,並且有逸聞稱那裡的同事們戲稱他是女孩子,還脫褲子檢查過。1819年的復活節,安徒生在位於丹麥菲英島北部港市歐登塞的聖克努特大教堂開始考慮他的未來。因為希望成為一名歌劇演唱家,安徒生在同年9月來到哥本哈根。由於聲音好,他被丹麥皇家劇院雇用;但不久後嗓子卻壞了,並且失業。

據指,起初他在劇院裡被當作一個瘋子,所以受到冷落,甚至差點餓死。不過安徒生得到了音樂家克里斯多福·魏澤(Christoph Weyse)和西博尼(Siboni)的幫助,後來還得到詩人弗雷德里克·霍格·古德伯格(Frederik Hoegh Guldberg,1771—1852)的相助。雖然歌唱家的夢想破滅,可他還是被荷蘭皇家劇院接納為舞蹈學徒,同時他開始寫作。

安徒生後來變得懶散,因此逐漸失去古德伯格對他的厚愛。不過這時安徒生開始得到了皇家劇院的主管喬納森·柯林的幫助,後來兩人成為了終身的朋友。在喬納森·柯林的介紹和說服下,國王弗雷德里克六世對這個奇怪的男孩產生了興趣,決定把安徒生送到斯萊格思(Slagelse)的文法學校深造,並支付所有費用。在啟程之前,安徒生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帕納托克墳墓的鬼》(1822年)。這個並不情願的後進生,先是留在了斯萊格思,後來又去了位於赫爾辛格的另一所學校,一直上到1827年。

他在學校中仍然表現得怪異、不合群,老師也常責罵他。安徒生後來將這些年描述為他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時期。最後,柯林終於讓他畢業了。之後,安徒生去了哥本哈根。1822年10月,安徒生的童話處女作《牛油蠟燭》(Tællelyset)在丹麥菲英島國家檔案館被發現。作品寫於19世紀20年代,講述的是一支不受賞識的蠟燭。當時安徒生還在文法學校學習。1829年安徒生發表遊記《1828年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並取得相當的成功。隨後馬上又發表了一齣鬧劇和一冊詩集。這三部作品之後,他又沉寂了下來。

不過1833年,他從丹麥國王那裡獲得了一小筆生活費,以此開始了第一次歐洲漫遊。在毗鄰力洛克的瑞士汝拉,安徒生創作了《埃格內特和美人魚》。1834年10月,他到達義大利羅馬,而這次義大利的旅行後來也反映在了他的自傳體小說《即興詩人》中。安徒生最初的童話創作嘗試始於他對兒時聽過的故事的改寫。通過創作一系列大膽而新穎的童話,安徒生將這類作品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不過這些童話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

1835年,享譽世界的《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的第一冊在哥本哈根出版,之後的1836年和1837年又有更多的故事發表了出來,最終組成第一卷,共9篇故事。這些故事的價值並沒有被人們立刻意識到,銷量亦非常糟糕。另一方面,安徒生的小說《奧·特》(1836)和《不過是個提琴手》(1837)反倒顯得成功,後者還收到了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的評價,並被認為是安徒生最優秀的長篇小說。1838年,《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的第二部分問世。收錄童話《雛菊》、《美人魚》、《堅定的錫兵》和《野天鵝》。

安徒生的童話故事仍在陸續發表,直到1872年的安徒生逝世。在西方國家,《醜小鴨》、《國王的新衣》和《豌豆公主》等故事早已家喻戶曉,然而只有少數的人可以說出它們的作者。他們跟夏爾·佩羅的故事一樣成為人類共同的遺產,和格林兄弟的作品一樣,已經成為了真正的民間故事。

在中文版的童話中,大量的北歐元素被同化為中華文化圈元素,安徒生是一位偉大的旅行者,他最遠的一次旅程是在1840年至1841年,穿越了德國(旅途中他第一次乘坐了火車)、義大利、馬爾他和希臘,到達了君士坦丁堡。途徑黑海和多瑙河返回。而他的重要著作《一個詩人的市場》(1842)就是根據這段旅行經歷創作的。1851年,旅行手記《瑞典風光》發表,受到了廣泛的讚譽。1863年,在經歷了一次有趣的旅行之後,他發表了另外一部旅行手記《西班牙紀行》。1866年《訪問葡萄牙》發表,描述了其造訪葡萄牙友人Jorge和Jose O'Neill時的經歷。

19世紀40年代,安徒生的注意力曾回到了戲劇上,雖然時間很短,但卻喚醒了他的才華,寫出了著名雜記《沒有畫的畫冊》(1840)。後來安徒生繼續出版了很多作品,他仍希望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小說家和劇作家。1857年他創作了另外一部小說《生存還是毀滅》。儘管1845年時在丹麥安徒生的社會地位還受到一些人的質疑,但這時他在歐洲已經非常受歡迎。1847年6月,安徒生首次訪問英國,並在社交界取得了成功;當他離開的時候,查爾斯·狄更斯親自將他送至Ramsgate碼頭。之後不久,狄更斯出版了《大衛·科波菲爾》,有說法認為裡面的角色Uriah Heep是以安徒生為原形創作的;至少那個人物跟安徒生一樣,都是左撇子。

安徒生的早年的私人日記中記載,他拒絕與人性交。他會在與女性交談之後,回到住所手淫。安徒生常會陷入無法實現的愛情中,而他寫的不少故事都可被解讀為自身渴望愛情的映射。一次他在日記中寫道年輕時,安徒生單戀上了一個叫莉葆·沃依特(Riborg Voigt)的女性。安徒生死後,衣櫃中藏有來自莉葆的一封長信。他已然一直愛了她數十年,而且此間他也曾愛上過別人。其他戀情與包括物理學家漢斯·奧斯特的女兒索菲·奧斯特、他資助人喬納斯·科林(Jonas Collin)最年幼的女兒路易斯·科林(Louise Collin)以及著名歌劇女高音珍妮·林德。安徒生最有名的童話故事之一《夜鶯》就是爲了表達自己對珍妮·林德的感情,而此故事啟發了她昵稱「瑞典夜鶯」的誕生。

安徒生過度害羞而不善於與女性交際,故而遲遲未能向她求婚,某一次林德登上火車去往一家歌劇院時,他終於鼓起勇氣將一封求婚書遞給了她。然而林德對於安徒生的感情卻不是這樣,她更多地只是將他視為一個兄弟,並在1844年寫信給他道:安徒生不僅單戀女人,也喜愛男人。比如,安徒生向愛德華·科林(Edvard Collin)寫道:「我迷戀你猶如迷戀卡拉布里亞姑娘……我對你的感覺就像對女人。我本性的女性化與我們的友情必須保密。」而科林是個異性戀,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我發現自己不能回應他的愛,這導致筆者難受。」相似的,他對丹麥舞者Harald Scharff和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的小世襲公爵卡爾·亞歷山大的熱戀也沒能成功。近年來,一些文學研究在安徒生的作品中發現了同性戀暗示。

1872年春,安徒生從床上摔下並受重傷,後來一直未能完全康復。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靠近哥本哈根一所名為Rolighed(意為「平靜」)的房子中逝世。其遺體下葬於哥本哈根Assistens墓園。安徒生逝世時已經享譽世界。他被譽為丹麥的「國寶」,享有丹麥政府的定期津貼。在他逝世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準備為他樹立起大型的雕像。這座雕像現在豎立在哥本哈根羅森堡宮花園(Kongens Have)的顯著位置。

影視作品

資料回報
感謝您的回報,神搜探員將近快審核並修正資訊。
您目前所在的頁面 - 演職人員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
回報屬性
問題描述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