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高橋良輔[注 1](日語:髙橋 良輔/たかはし りょうすけ Takahashi Ryōsuke,1943年1月11日[1]—),日本男性動畫導演、動畫演出家、編劇、製作人。他有許多筆名,包括「高橋和 十八」、「山口和 十八」、「奇数和 十八」。紅半纏工作室(スタジオあかばんてん)代表。大阪藝術大學人物造形學系教授。倉敷藝術科學大學(日語:倉敷芸術科学大学)兼任講師。日本動畫製作者協會(JAniCA)會員。高橋良輔在伊藤忠汽車公司(日語:伊藤忠オート)擔任ISUZU Hillman Minx(日語:いすゞ・ヒルマンミンクス)等高級汽車的銷售員時,正在明治大學二校(夜間)文學院學習[2],當時東映動畫的一位朋友向他介紹了蟲Production,他於1964年辭去了汽車公司的工作並加入了蟲Production。此後,他讀了一段時間的大學,但於1967年退學[3]。在蟲Production任職期間,他負責根據手塚治虫作品創作和導演動畫作品。1969年完成《多羅羅》後,他離開了蟲Productions,轉移到廣告製作公司Group Dart。之後,原蟲Productions的工作人員成立了動畫製作公司日昇動畫,從《英勇無敵號》開始,他主要參與該公司的作品。除了代表作《裝甲騎兵波德姆茲》等與寫實機器人相關的作品外,他還創作了搞笑、溫馨故事、戰鬥等多種類型的作品。他也參與了日昇動畫針對女孩的動畫《超時空保姆》。1990年代,除了日昇動畫之外,他還作為演出協力在GALLOP編導各種類型的作品。特別是,據參與《小紅帽恰恰》劇本創作的三井秀樹表示,他在該作品的劇本統籌中發揮了作用,並提供了想法[4]。其導演根據寫實機器人改編的作品中出現了獨特的噱頭,影響了其它動畫和漫畫。例如《裝甲騎兵波德姆茲》中的「滾軸衝刺」、「(使用火藥)手臂拳擊」和「Pile Bunker(日語:パイルバンカー)」、《機甲界加里安》中的「蛇腹劍」 。他是業界同行押井守的粉絲,最喜歡的作品是《福星小子2:綺麗夢中人》[5]。1960年,當時還很年輕的他無法理解安保鬥爭,而在1970年的安保鬥爭期間,他無法完全參與學生運動,因為他處於「我動彈不得,因為我看到的太多了」的狀態。他說,其性格中的這種弱點「動彈不得」是製作《達格拉姆》的根源,並反映在主角的性格中。自由作家霜月高中(日語:霜月たかなか)將高橋作品的特徵描述為「主角與情境的衝突」。他主要作為由劇本統籌,控制整個作品,是從文學角度支持作品的人。高橋總是為下集預告寫稿子[6]。大多數畫面表現的控制,將其保留在輪換表現上[7]。高橋這樣評價自己「這個系列的精髓是開頭、文學藝術和下集預告。我的角色就是處理這些事情。我對此很有信心,而且我很適合。剩下的事任何人都可以做」[8]「我不是那種像宮崎駿那樣在片場拼盡全力的人,也不是那種像富野由悠季那樣為周圍的人大聲吹號的人」[6]。押井守說「(高橋)他不是很有主見,但他仍然能夠成為一名導演」[6]「他有一種像他一樣做事的方式」[7]「我喜歡他在工作中找出關鍵點的態度。看到這個之後,我的想法是『制定一個要做的事情的方向,然後將這方面委託給有才華的員工,然後將所有元素匹配到一個部分』發展了一種方法論」[9]對此他印象深刻。
影視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