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洛埃韋伯-人物近照

安德魯洛埃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

生日
職業
編劇、原著、音樂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及網路公開資訊,如有錯誤請使用回報功能

觀看最新影視作品

個人簡介

安德魯·洛伊·韋伯,洛伊-韋伯男爵(英語:Andrew Lloyd Webber, Baron Lloyd-Webber,1948年3月22日-),生於英國倫敦,英國音樂劇作曲家。他的弟弟是大提琴家朱利安·洛伊·韋伯。韋伯是20世紀晚期最受歡迎也頗有爭議的劇院作曲家,他為百老匯和倫敦西區劇院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他一共創作了13部音樂劇、一部音樂套歌、一組變奏曲,兩首原創電影作品和一部安魂曲。他為此獲得了眾多的榮譽,包括7座東尼獎,3座葛萊美獎,1座奧斯卡金像獎,1座國際艾美獎,7座勞倫斯·奧利弗獎,1座金球獎,14座艾弗·諾韋洛獎,以及2006年榮獲的甘迺迪中心榮譽獎,還有在2008年榮獲的全英音樂獎的傑出貢獻獎。韋伯的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有:耶穌基督超級巨星中的《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艾薇塔》(貝隆夫人)中的《阿根廷,別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貓中的《Memory》、歌劇魅影中的《夜之樂章》(The Music of the Night),這些歌曲都廣為流傳,有的知名度超過了其原本的音樂劇。韋伯所經營的公司真正好集團(英語:Really Useful Group)則是倫敦地區最大的劇院運營商之一。安德魯·洛伊·韋伯於1948年3月22日出生在倫敦的肯辛頓特的一個音樂世家,他的父親是音樂學家、管風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威廉·洛伊·韋伯,母親是鋼琴教師簡·約翰斯通(Jean Johnstone),弟弟是大提琴演奏家朱利安·洛伊·韋伯。他在威斯敏斯特學校獲得了英女皇獎學金進入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攻讀歷史專業,儘管韋伯沒有讀完課程就決定將他的興趣轉向了音樂劇劇場。他的首任妻子是Sarah Hugill(英語:Sarah Hugill)。他們在1972年7月24日結婚,婚後育有兩個孩子:伊莫金·洛伊·韋伯(生於1977年3月31日)和尼古拉斯(生於1979年7月2日),這段婚姻維持了12年,兩人在1983年離婚。韋伯之後在1984年3月22日與歌手和舞蹈演員的莎拉·布萊曼結婚,在1990年離婚。雖然韋伯與布萊曼的婚姻未能持續,但在兩人新婚之初,韋伯十分著迷於莎拉布萊曼的歌聲,為此引發了靈感在1986年創作出音樂劇《歌劇魅影》,離婚後他們仍然保持著很好的朋友關係。1991年2月9日韋伯和現任的妻子瑪德琳·古登結婚,並為韋伯又添三個孩子:阿拉斯泰(Alastair,生於1992年3月3日)、威廉(生於1993年8月24日)和伊莎貝拉(生於1996年4月30日)。安德魯·洛伊·韋伯在1992年被冊封為爵士;1997年,再被封為終身貴族,封號是「洛伊德-韋伯男爵」(Baron Lloyd-Webber)。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第一部音樂劇是與作詞家提姆·萊斯合作的《像我們這樣的人》,一齣以巴納德(Thomas John Barnardo(英語:Thomas John Barnardo))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音樂劇。勞埃德·韋伯與萊斯再次合作寫艾薇塔(1976),由庇隆夫人(Eva Peron)的一生改寫而成的一部音樂劇。愛的觀點(英語:Aspects of Love)起於1990年,一齣根據加尼特(David Garnett(英語:David Garnett))的故事改寫而成的音樂劇,是由Don Black(英語:Don Black (musician))與哈特作詞,Trevor Nunn(英語:Trevor Nunn)執導。

影視作品

資料回報
感謝您的回報,神搜探員將近快審核並修正資訊。
您目前所在的頁面 - 演職人員安德魯洛埃韋伯
回報屬性
問題描述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